线上炒股配资公司 工行收缩“毛细血管”的阳谋与蓄力
发布日期:2024-10-24 23:41 点击次数:802日晚间的微博热搜线上炒股配资公司,被微信跟苹果公司的传言“霸屏”了。
知名科技记者马克·古尔曼声称,此次秋季发布会实际上提前了一天,主要是因为在那天(美东时间9月10日),副总统哈里斯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将举行首场电视辩论。随着美国大选临近决胜时刻,这场辩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,苹果也不得不暂避锋芒。
成立近39年后,与作为“宇宙行”的中国工商银行(601398.SH)几乎同龄的成都金沙遗址路支行(下称“金沙遗址支行”)迎来了关停通知。
9月12日,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工商银行终止金沙遗址支行营业的申请,要求其拆除原址标识与标牌,不得再办理金融业务。
一周后,成立于1985年的工商银行金沙遗址支行正式完成注销手续,出现在金融监管总局官网“金融许可证”一栏的退出机构列表中。
据不完全统计,工商银行今年9月内已裁撤12家支行,其中11家成立时长超30年。
“老牌”支行消失,是工行求变的缩影。
2022年起,工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速由6.81%逐年降至今年上半年的-6.03%、归母净利增速由10.27%降至-1.89%,两指标增速在国有大行已有压力。
与增速下滑几乎同步的,是毛细血管的收缩。
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,工商银行共裁撤分支机构458家、净减少315家。
经济转型周期,扩张还是收缩的“选择题”难度在提升,而工行的上述节奏也是银行业共通的缩影。
今年以来,央行指出经济轻型化和产业升级的信贷需求仍较弱。
这一背景下,选择收缩的机构持续增加,抛弃“规模情结”后的资产负债表收缩、分支机构裁撤与减员屡见不鲜。
2023年,商业银行遭遇裁撤的网点同比增长15.65%至2756家;2024年初至今,裁撤网点已达1699家。
依照这一线索回溯,工商银行持续近3年分支机构裁撤,更像是“寒冬”周期里的一种主动防御。
行长刘珺在发布会上针对公司改革转型方向表示,将统筹“发展与安全”、“当前与长远”、“质效与价值”三对关系。
这侧面印证了息差收窄的环境中,工商银行正主动探索规模与价值间新的平衡点。
接纳周期种种迹象显示,银行业已进入“缩表周期”。
金融监管总局披露,我国商业银行前7月资产、负债规模同比增速分别回落2.9个、3.3个百分点;4月、7月两度出现单月环比缩表。
上市机构方面,A股42家上市银行二季度总资产规模环比增幅下滑3.56个百分点至0.37%。
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(601288.SH)、民生银行(600016.SH)、光大银行(601818.SH)等7家银行二季度环比缩表。
与缩表同步发生的,是收窄的净息差。
上半年,商业银行净息差仍保持在1.54%的低位,国有大行均压缩至2%以下,股份行亦普遍呈现“1字头”、仅招商银行达2%。
因规模较大,素有“宇宙行”之称的工商银行受环境影响尤深。
上半年,工行净息差由2022年同期的2.03%下滑至1.43%,降幅位列大行之首。
尽管负债端成本维持不变,受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下降、存量按揭利率调整影响,上半年贷款收益率仍下滑至3.52%。
“收缩”的故事,正发生在这一背景下。
自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,工商银行虽仍未呈现出年度、半年度缩表,但分支机构、员工数量均持续精简。
一是分支机构净减少315家,其中一级分行及直属分行数量维持不变,基层分支、总行直属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均有减少。
二是保持减员。受退休与应届生入职时间差影响,工商银行年末员工数高于年中,但整体呈现减员趋势。
上半年末,员工数量同比减少0.7万人至40.87万人;2023年末,同比减少0.88万人至41.93万人。
“积极”过冬收缩不等同于被动或消极。
对银行而言,密度过大的网点扩张存在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减。
主动缩减网点所节约的成本,一可用于优化资源配置、在金融业务渗透率更低处增设分支;二可增加分红、利好股东。
历史上的一则经典案例是,伯克希尔·哈撒韦所投资的西科金融在80年代末的美国银行业困难期,就更早的呈现收缩动作。
彼时西科金融正持有大量现金,但并未表现出激进的扩张姿态。
针对金融业“扩张还是收缩”的选择题,查理·芒格曾在1988年的致股东信中强调,“西科没有大量分支机构。我们比同行更早意识到,多开分支机构无益。”
在芒格看来,比规模更重要的是利差与成本控制。
芒格曾指出,当大型金融机构只能依靠微小利差生存时,不应再苛求高速发展。
这似乎也可用于解释工商银行在转型期呈现的“收缩”动作——息差收窄的逆境中,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从结果回溯“收缩”,可见成效显著。
2021年至2023年,工商银行机构平均创利逐年增加,由0.21亿元增至0.22亿元;人均创利由80.24万元增至86.82亿元。
严控成本的逻辑之下,资产质量、ROA(总资产净利率)、股息回报均维持良好。
一是资产质量整体稳定,上半年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至1.35%、拨备覆盖率上升至218.43%。
二是ROA在大行中仅次于建设银行(601939.SH)、中国银行(601988.SH),达0.37%;
三是2023年A股、H股股息率达6.51%、8.54%;上半年末股息率在大行中仅次于建设银行,达5.37%。
年内,工商银行在8月20日,创下22667亿元的总市值,在近9年后重新登顶A股第一。
刘珺表示,公司还计划实施比例为30%的中期现金分红。“以此计算,工商银行A股和H股股息率将分别超过5%和7%。”
补齐短板收缩“血管”同时,工商银行在通过多种方式对抗营收、净利承压困境。
补齐短板是关键一项。
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,接替陈四清出任董事长的廖林指出,今后将发挥公司长板优势、加快补齐短板。
该计划在后续被总结为“促进长板更长、短板补齐、底板更牢、新板更多”。
依照廖林所指,长板为工商银行常年保持市场第一的公存贷款、对公账户等指标;短板则指向服务能力尚有不足的外汇、县域等业务。
一是外汇业务。
自1992年设立新加坡代表处以来,工商银行国际化已有二十余年。
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在发布会上表示,上半年,公司持续发力国际化,境外机构税前利润已同比增长9.5%至26.89亿美元。
伴随着全球政治、经济难预料因素增加,中资银行国际化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。
尤其美联储在 9月19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,全球货币政策同步宽松,涉及国际化业务的中资银行也将面临更大的利差收入压力。
张伟武针对未来方向提出,将强化人民币清算行能力、全球经营管理能力,同时前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、提高跨周期和逆周期的经营管理能力。
二是县域业务。
一方面,县域金融曾是监管部门力推的环节。
2022年,银保监会曾要求“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,持续监测县域信贷资金适配情况和县域保险保障水平”。
另一方面,在工商银行的机构分布中,城区已趋于“红海”、但县域仍为洼地“蓝海”。
以江西分行为例。
至2022年末,该地县域支行各项存、贷余额市场占比分别较城区支行低3.2和3个百分点;县域网点仅208家,其中乡镇网点仅24家,乡镇覆盖率不足2%。
针对此类情况,工商银行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布局构建“兴农通”,服务县域客户超1.74亿户。
同时,网点布局也在进一步完善。
在上半年整体缩减分支22家时,仍向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城市重点区域新投入网点22家;新覆盖4个空白县域,使得整体覆盖率提升至87.0%。
外汇与县域业务之外,刘珺亦在发布会上强调,公司稳定提升零售和普惠贷款占比。
“这会改善我们的客户结构与资产结构。”刘珺表示,“‘零售+普惠’增量占比已提升至36.8%,我们的客群战略是加快构建‘大中小微个’相协调的结构。”
中报首提的“分田到户、按户考核”机制,映射了对零售、普惠业务的鞭策。
据悉,该机制已成为工商银行基础性工程。
落地后,全行对公、个人和普惠客户数分别增加78.8万户、893.2万户与46.3万户。
综合上述方向,无论是调整县域网点、提升零售业务占比,也都可理解为存量盘活,将低效领域存量移至高效领域。
将焦点由资金扩张转向配置效率提升,正是工商银行近几年战略切换的关键。
与过去多年来高速发展相对应的线上炒股配资公司,或许正是如今对高质量发展的诉求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